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学校十三五规划 > 正文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17-12-28    作者:     来源:党政办公室     点击: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关键时期,是宁夏“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学校高举创新创业旗帜,坚持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实现创建特色优质高等职业教育战略目标的攻坚时期。根据《宁夏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自治区教育厅及有关产业、行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发展现状,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聚焦内涵、提高质量,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学校综合竞争实力明显提高。特别是以一批标志性的建设项目的完成和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为标志,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一)发展成就

1.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学校国家示范院校建设效应,奠定了全校教职工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理念和发展的基础。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助推了学校探索和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人才培养工作预警机制、校企合作年度报告制度街接,促进了教学资源优化、专业调整、合作育人工作。经国家教育部专家组2014年12月评估,学校近年来人才培养工作成效受到高度好评。2011年以来,学生参与国家级技能竞赛获得29个奖项,实现了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获得行业职业技能竞赛20个奖项,自治区级技能竞赛245个奖项。2014年学校获第四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2015年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百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展开,成立了学校“筑梦创客空间”。

2.科学研究呈现良好态势。学校政策倾斜,鼓励教师通过教研、科研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高。2011年至2015年,学校共承担校外课题13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自治区级课题26项、厅局级课题97项、横向课题10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学术著作71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79篇,其中160篇为核心期刊,SCI、EI等高水平学术论文7篇。2014年两项教学研究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在应用技术研发和教学研究方面走在了高职院校的前列。2012年以来,学校加快科研创新体系建设,首批遴选了2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校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校级技术创新中心培育项目。建有“宁夏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宁夏家畜繁育(银川)技术创新中心”两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2014年成立了“国家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分中心”,成为国内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范例。形成了一批应用性成果,为企业提质增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3.社会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学校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办学依据,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西夏区、兴庆区政府分别签订“院地联动共建共享”、“商贸物流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合作协议。校内设国家级、部级和自治区级培训与鉴定机构14个,可进行64个工种的培训与鉴定。为行业、企业及退伍士兵、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培训和鉴定两万人次。学校积极服务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将自主招生的50%名额面向宁夏南部山区招生,山区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64.9%。

4.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坚持不懈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整体工作有特色,重点工作有创新,常规工作有亮点,2015年成为全国第四批文明单位。学校启动了大学章程建设,依法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以大学文化为引领,致力于现代大学文化建设,使业已形成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办学传统成为广大师生共同奋进的精神财富。2013年,我校成功举办第三届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高端论坛,体现了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自觉,充分展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学校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阳光成才梦”活动,以“阳光校园”建设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日益彰显。

5.专业建设紧贴产业发展。学校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宁夏为己任,紧贴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轻工轻纺、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煤炭、电力、羊绒、发酵、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科学、动态的专业预警和结构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建设形成了农林牧类、材料与能源类、化工技术类、装备制造类、生化与药品类、电子信息类、财经和旅游类、现代纺织类、艺术设计传媒类、社会服务类等10个大类专业。

6.抢抓机遇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眼界不断拓宽,能站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中审视自身,努力实现与全国高职院校同步发展。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些重要项目,如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国家能源化工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落户我校。承担中国(宁夏)现代物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中国(宁夏)现代农业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任务。五年来,学校承担并执行完成国家和自治区25个教学、实训等项目,资金总额约1.5亿,项目带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

7.产教融合育人形成合力。探索与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与银川市兴庆区、西夏区政府相继达成院地联动、共建共享、共育技能人才等合作发展协议。与永宁县政府签订“协同创新、共促发展”院地合作协议,成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创业指导孵化中心”。与吴忠孙家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签署合作协议,开展畜牧产品养殖科技合作。政校企共同组建宁夏农业、机电、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设立宁夏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家畜繁育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家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健康教育管理中心。各类合作单位205家,合作领域覆盖了学校所有专业。2015年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与宁夏如意科技时尚有限公司、贺兰电商园联合办学,创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育人的新机制。

8.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高。“十二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区内外优秀人才,加强校内人才的培养力度,使教师队伍职称、学历结构更趋合理。5年来,共引进教师116名,其中从行业企业引进专家型高层次人才5名,引进研究生91名、博士2名。截止2015年底,学校在编教职工709人,专任教师489名。教师队伍中,副教授、高工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89名,“双师”素质教师229人,占专任教师比例47%。遴选25名专业带头人、55名教学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兼职教师163人,重点专业专兼教师比达到1:1。5年来,学校入选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评定校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2名教师被评为自治区教学名师,3名教师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

9.教学实训条件大幅改善。校园建筑面积进一步扩大,完成基本建设面积40689平方米,两栋学生公寓、现代物流、农业综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等一批新建项目投入使用。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明显改善,实验实训室由54个增加到128个。设备仪器由6995台(套)增加到10000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735万元,其中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630台(套)。图书文献资料不断丰富,纸质图书增加3万余册,数字图书增加106余万种。现有纸质图书35万册,数字图书35万种,报刊433多种,电子资源数据库8个,中外文电子期刊72种。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校园网出口带宽扩容到800Mbps,信息点增加到5306多个。多媒体教室增加到83间。校园“一卡通”系统投入使用。

10.聚焦内涵建设能力提高。示范院校建设结束后,2011年学校及时开展了教学质量年活动,进一步推进了人才培养质量工作。2012年针对现代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专业建设与优化等面临的挑战,开展了“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发展竞争力”学习研讨活动。2013年针对深化内涵建设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需要,开展了“人才培养工作基础能力建设年”活动。2014年,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开启了“教风学风”建设活动,教风学风建设健康发展。2015年结合评估整改工作,又开展了以“完善、提高、改革”为主题的建设年活动。这些抓内涵建设的具体措施,持续不断地推进了学校内涵建设。

11.学生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批创业典型。国家、社会、学校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体系得到规范准确落实,5年受助学生平均达到70%以上。阳光讲堂,“一对一”与学生交流,校领导、干部、教师联系学生等已制度化,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截止2015年底,累计培养毕业生8042名,一次就业率达92%以上,专业对口率平均达到70%。2013年学校获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称号,2014年获全区军训先进单位。

12.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完成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任务,人防和技防能力进一步提升,校园内安防设施已投入使用。服务保障的能力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条件进一步完善,学校自然环境持续改观。先后荣获全国后勤社会化改革先进单位、自治区首府园林式单位称号。

13.党建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党委和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服务型党组建设等活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得到了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成为学校决策的重要制度。学校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改革发展的坚强保障。特别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观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大局意识显著提高。党委对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主体责任突显,“一岗双责”得到有效落实,反腐倡廉教育工作扎实有效。“清风校园”活动载体丰富,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二)发展经验。“十二五”期间学校改革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一些我们必须长期坚持下去的经验。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才能团结带领广大职工,抢抓发展机遇,提高发展竞争力。

――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发展是关键,改革是灵魂。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都要用发展改革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困难都要在发展改革中去解决,一切难题问题都要在发展创新中去破解,我们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来自改革创新,今后的出路也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必须坚持内涵发展。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永恒主题,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实践证明,我们采取的抓内涵建设的举措符合教育部对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发展要求。实践也告诉我们,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必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载体、有抓手。

――必须坚持民主管理。民主管理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员工是办学的主体。广大教职工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智慧源泉和坚定的实践者。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民主管理,保护和调动师生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凝聚广泛发展共识,才能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快速发展。

(三)问题挑战。“十二五”期间,存在的突出的问题与挑战是:

1.思想观念上的挑战。教育思想和观念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还不适应,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标还不十分清晰。

2.竞争能力上的挑战。与区内兄弟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同质化”、“碎片化”现象还比较严重,专业建设缺乏竞争力与相对特色。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还不够。较之“十一五”期间,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有些弱化。

3.体制机制上的挑战。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缺失,“十一五”确定的“两条腿走路”办学思路弱化。两类教育在教学资源充分融合、畅通渠道等方面还需创新突破举措,构建宁夏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还很重。

4.办学条件上的挑战。建设资金短缺和吸引优质办学资源的形势和任务还很严峻,办学经费严重缺乏,学校负债发展,制约学校实现进一步发展,校企等办学基础能力不足急待解决。实验实训基地条块管理,运营机制缺乏活力。

(四)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学校处于前所未有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只要我们发展思路科学,总体目标明确,建设内容清晰,保障措施有力,全体教职员工团结拼搏,就一定能够以现有办学条件为基础,乘势而上,实现学校新一轮跨越发展。

1.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2014年国家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方针、时间表、路线图。教育部先后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初步完成,为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再次注入了磅礴动力。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央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重要战略和行动目标,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全方位的支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精准扶贫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更加科学合理人才结构等,都为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职业教育的潜力正在被激活,行动、创新、跨越成为高职发展的主基调。

2.宁夏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大力扶持。宁夏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职业教育成为保民生、促发展的重要力量。2014年为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强化了职业教育在宁夏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提出要打造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战略构想。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来校调研、视察工作时,强调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要勇作宁夏职业教育的领头雁、排头兵。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强高等院校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支持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技能型农科精品专业,对接自治区葡萄与葡萄酒、枸杞、优质粮食蔬菜、畜牧、奶产业等重点农业。加强东西部合作交流,推动传统专业向适应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现代服务类专业转型,加强金融、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云计算、传媒网络、服务外包、现代物流、特色旅游等专业建设,拓宽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渠道,培养现代服务业急需的应用技术技能人才。自治区党委政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厚望,鞭策学校在“十三五”期间,为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宁夏社会经济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期间,宁夏将通过创新发展、转型追赶,争创自治区成立60周年建设新成就,把“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在提高发展质量基础上,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宁夏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层次和培养规格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产业大军最重要培养力量,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将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升级全方位对接,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契合,这对我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4.国际化视野下经济为开放办学提供了条件。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不仅要求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走出去”,也需要中国文化和中国服务同步“走出去”。这必然要求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既“请进来”学习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也要建立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国家竞争能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要求我们用国际化视野审视和定位宁夏高等职业教育,把握世界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充分发挥学校的区位优势和办学优势,在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上大胆推陈出新,鼎新革故,在人才培养质量、专业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技研发、社会服务和大学文化建设等方面与国内外一流高职院校对标,提升学校国际化职业教育水平。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坚持创新驱动、错位竞争、突出特色、开放办学、统筹协调的发展理念。聚焦内涵建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建设优质双师队伍为重点, 治理能力为抓手,全面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把学校建成全国知名、西部一流,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高,具有国际视野的优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二)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学校遵循国家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强化产教融合,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坚持内涵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优质高职。

1.坚持改革驱动,激活办学动力。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口,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问题,着眼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通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创新办学体制、完善激励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服务保障等措施,激活学校科学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2.坚持内涵发展,建设优质高职。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现代职业教育新形势,强化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举全校之力,在2018年前跻身于全国200所优质高职院校之列。通过创新驱动、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主要措施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寻求新的突破口与增长点,推动学校创新发展。

3.坚持特色发展,提高培养质量。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逐年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强化创意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教育,通过打造品牌专业,培养与培育技能大师、集训团队、创业能人、创客群体等创新措施,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4.坚持创新发展,彰显办学优势。按照“同中求异戒同质,厚中求薄改课程”的思路,走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的特色发展之路。校企合作,创新共同育人机制,着力锤炼高职特色。立足宁夏产业经济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特色,彰显学校办学优势。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十三五”期间,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宁夏高职创业就业、创新创意、应用技术服务的领跑者。整合教学资源,优化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全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推行双元制教学改革。着力推进技能成才、技能创业、技能致富,把学校建设成为专业特色显著、吸引力强、企业满意、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强、具有全国影响的优质创新创业型大学。

(二)具体目标

1.办学规模目标。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0000人。其中高职在校学生7000人,中职在校生3000人。高职学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75%以上。

2.专业建设目标。面向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建成5-7个国家骨干专业。按照培育优势、集群发展的原则,到2020年前,建成5-7个机制灵活、优势明显、深度融入宁夏产业链的专业集群。依托学校特色品牌专业,积极探索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的路径和形式。

3.师资建设目标。多渠道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100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加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博士生培养引进力度,使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5%。与行业企业合作,建立一批教师培训基地,使“双师”比例达到70%以上。加大聘用兼职教师工作力度,力争使企业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比例达到1:1。新增自治区级以上教学名师5名、自治区级以上优秀教学团队1-2个,使一批优秀人才进入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313”人才工程。

4.科学研究目标。重点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实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突破,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自治区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申报建设1-2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团队,培育2-3个校级创新团队。力争在国家杰出青年、新世纪人才方面实现突破,培养10名左右青年科技人才。力争将“宁夏中药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部级平台,在“宁夏家畜繁育(银川)技术创新中心”基础上建成“宁夏家畜繁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宁夏物流工程技术中心。鼓励和支持教师发表高质量的教学科研论文、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论著。

5.基本建设目标。与学校发展相适应,新建教学实验实训综合楼、学生公寓、纺织服装实训基地、公共食堂及教学附属用房,新增建筑面积7.9万平米,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76亿元。按宁夏开放大学建设标准,宁夏农业学校办学需要和“筑梦创客园”运作情况,统筹基本建设项目。科学规划校区建设,统筹三个校区功能定位,对老校区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

6.社会服务目标。面向宁夏和周边先进装备制造业、能源化工产业、特色农牧业、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积极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力争年均培训达到1万人次,到2020年累计培训达到5万人次以上。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培训职业教育师资3000人次以上。创新运行机制,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成为有效服务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7.合作育人目标。继续增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按现代学徒制试点要求,首批先行试点5个专业,选准合作企业,重点突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覆盖面,推广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经验,带动全校各专业试点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健全合作育人机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科技研发、实习实训和就业等方面的积极性。

8.数字校园目标。构建数字化教育平台和现代教学体验中心,把学校建设成为宁夏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资源集聚地。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信息门户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建设OA办公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实训管理平台等各类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使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程度步入全国高职较高水平。

9.技工教育目标。在集中力量办好宁夏机械技师学院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技师教育,使其成为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托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积极申办宁夏纺织与服装设计技师学院、宁夏果蔬栽培与花艺技师学院。“十三五”末,技师教育办学规模达到在籍在册学生1000人左右。

10.文化建设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体现时代特征、高职特色、区域特点、办学积淀、人文底蕴为核心,着力实施“文化铸校”战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建设好校史馆、文化长廊、文体中心,命名校园道路。积极参与并完成高职文化育人教指委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丛书编写与出版工作。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丰富校园环境文化内涵。提炼学校特有的校风、教风、学风。

11.改善民生目标。坚持勤俭办学,千方百计开源节流,努力改善民生。积极推进校内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在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逐年增长的薪酬体系,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完善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制度,争取公益性住房配给比例,维护教职工的利益,提高广大教职员工安居、乐业、乐教的幸福指数。从进修学习、餐饮服务、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休闲健康与后勤保障服务等多方面为教职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主要任务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

——创新学校制度建设。依据学校章程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体系。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完善制度标准、使学校内部运行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升管理水平。

——创新内部运行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创新内部管理机制,管理重心下移适时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实行财权与事权结合,激发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校院一体发展的合力。

——创新考核激励机制。实施以目标责任为主的考核激励机制,根据每年发展变化不断优化和调整考核办法,科学设置考核任务和考核目标,增强考核推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各类岗位系列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建立良好有序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激发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

——创新办学评价机制。创新与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价,定期向社会发布,接受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监督,为学校科学定位,有针对性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加强状态数据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

——创新质量保障机制。形成人才培养工作的自我诊断与改进机制,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参与学校评价的机制更加健全。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创新人员培训机制。实施学校管理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按管理岗位特点,细化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引导管理人员不断提升岗位胜任力。搭建管理干部学习平台,着力提升管理人员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完善选拔聘用管理人员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管理人才脱颖而出的局面。

——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以人为本,按照“培养、引进、稳定、提高”的人才工作方针,创新管理机制,紧密结合学校建设和发展战略目标,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建设一支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富有创新活力、支撑产业发展、服务科技创新的高水平人才队伍。着力培育高端技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形成人才荟萃、人才辈出的人才生态环境。

(二)对接产业转型需求,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围绕产业技术发展对人才需求,将学校专业群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密切对接,按照做强特色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适度整合、控制专业总数,集中力量推动专业集群发展。

——对接推进农业现代化。按照自治区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重点发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优势产业,鼓励“一县一业”,培育各具特色的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调整专业方向,整合形成现代农业集群专业,拓展面向“三农”的服务功能。

——对接推进新型工业化。按照自治区建设国家级宁东现代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现代纺织示范区,加快培育羊绒、棉纺、化纤、亚麻、服装等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做羊绒产品高端制造世界引领者;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计划,对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六大新兴产业的目标。整合专业,重点建设现代加工制造专业群和特色生物技术专业群,拓展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汽车专业和分子生物技术方向。加快建设纺织与服装专业集群,拓展纺织品检验检测、纺织品贸易专业方向。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民族技艺专业集群。

——对接推进现代服务业。按照自治区打造旅游特色板块,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和业态,全面推行旅游服务标准化、智慧化,创建国家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宁夏国际航空物流园区和银川、石嘴山、中卫三大全国性现代化铁路物流基地,加快固原西兰银综合物流园建设;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生态养生和社区服务业的目标。做优管理类专业群,重点推进物流专业集群建设,拓展自治区物流人才培训基地的研发及技术转移功能。对旅游、健康服务专业进行整合,形成相对优势的专业群,拓展养老服务、社会服务专业方向。

——对接推进信息产业化。按照自治区建设中卫云基地、银川大数据中心、银川IBI育成中心,拓展云设施、云计算、云运用产业链,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信息服务新业态,建设国家西部云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全域“村村通”电商行动,培育电商企业,支持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建设,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壮大电商经济目标。采取新的办学运行机制,重点建设计算机信息技术专业群,重点推进电商专业集群建设。

——对接职教供给侧改革。既要瞄准高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能完成复杂生产任务的人才,能满足产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又要补齐短板,及时发现当前和将来技术技能型人才缺口,补齐区域对产业人才需求的短板。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顶层设计,突出前瞻。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以多元化和差异化培养为导向,探索分方向培养、创意创业培养、复合培养等培养方式改革。积极推进弹性学制和学分积累转换改革。充分发挥物流、现代农业、公共管理与服务等5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引领专业群的发展。

——课程建设,突出特色。制定课程建设规划,加大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力度,促进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加强以网络资源为基础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争取立项建设3-5个自治区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争取2-3门课程进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进公共课程改革,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建设,建设一批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微课、慕课等100门,并将成熟的课程推广建成精品微课、慕课。

——教学改革,突出创新。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推进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利用好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项目,通过开放共享教学、科技资源,形成覆盖全校、互联互通的云服务体系。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网络教学,促进泛在、移动和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针对现场实习安排困难或危险性高的专业领域,支持使用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学徒试点,突出引领。以现代学徒制为切入点,推动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改革创新,建立“现代学徒制”育人体系,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方式,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支持,逐年增加高职学生生均拨款。争取国家、自治区专项建设资金,继续拉动内涵建设,完善办学条件。

(四)多措并举重点突破,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做好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创客园”、创业基地,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与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合作建立贺兰砚、剪纸等大师工作室等,力争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探索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创新创业。

(五)深化产学研新模式,创新合作育人机制。坚持并完善校企合作年度报告制度,深化产学研改革,不断创新合作育人新机制,吸引更多优质行业企业资源参与合作育人。围绕区域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特点,联合规模以上企业充实现有宁夏机电、宁夏现代农业、宁夏物流3个职业教育集团。牵头组建艺术设计、纺织服装、健康管理等职业教育集团。力争有1至2个职教集团进入国家300家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集团行列。加强校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创新机制灵活,形成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实验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内培外引,打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带动学校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高。大力提升教师队伍基础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新任教师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提升学历,下大的气力提高全体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提升教师队伍双师素质,建立和完善5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完善教师定期参加企业实践制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完善行业企业专门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加快优秀教学团队培育,实施教学名师培养计划,通过国培项目、出国研修、企业锻炼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建立“名师+团队”“技能大师+团队”“老板+团队”新型教学团队。

(七)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水平。理顺科研管理机制,推行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尤其注重教师教学、研究、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培育和建设新型产学研平台,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发挥学校创客园、软件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如意)、贺兰“电商产业创业基地”等产学研社会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创业、创意方面的社会服务。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电商创业经济发展为核心,走学院特色科研教研发展道路,使科研服务区域经济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进成果培育与转化,提升科研水平与质量,重视项目的过程管理。鼓励教师结合产业需求将科研项目成果,转化为教学、管理、服务的效能。

(八)扩大对外合作交流,推进国际化的进程。积极开展闽宁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闽宁台职业教育合作空间。加强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职业教育的合作。重点加强物流、轻纺、旅游等职业培训项目合作。按照《关于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开放宁夏建设的意见》以宁夏开放经济实体、“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和宁夏在阿曼苏丹国杜古姆经济特区建设“中国产业园”的需要,加强国际职业交流与合作,探索开展跨境职业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实现路径。对关键教育教学管理岗位、院(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实施“走出去”,并有针对性地“请进来”国外相关学科领域的职教专家学者到校进行教学科研与学术交流,扩大与国外职业院校校际交流合作。

(九)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广泛应用现代技术。适应师生对数字校园的需求,加快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中心,不断完善校园网络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将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各项业务进行数字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开设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普及数字化校园使用技能方法,促进师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开展教学、科研和学习。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融合到师生日常教学与学习中。

(十)升级特色品牌专业,探索应用本科教育。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专业的现实形式。按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积极推动依托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内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试办“宁夏应用技术联合大学”,探索部分专业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形式实施本科职业教育的模式。做好充分准备,在国家政策许可的条件下,积极向本科职业技术大学转型。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确保规划任务目标落实。各部门要用创新发展的理念,按本规划的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制定专项规划,分析落实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重要举措。学校建立规划执行监测机制,分年度对规划主要任务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对落实目标任务不力的部门,对部门主要负责人问责。

(二)多方筹措资金保障学校持续发展。积极争取自治区财政对学校建设债务的化解力度,全力争取国家及自治区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探索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学校建设的方式,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利用校内资源,鼓励各教学部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办学经济效益。

(三)加强党的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突出党委在领导学校改革发展方面的作用,提高统筹各类教育发展、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能力。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学校发展的能力。坚持党委对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主体责任,强化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建立健全符合学校特点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践行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党的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将本文分享到: